2)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此朝廷在铸钱之上并不热心,如洪熙一朝,在世面上几乎没有铜钱,即便是正统朝的铜钱,估计也没有多少。”

  “钞法不行,百姓日常也不能以货易货吧。”

  “所以用金银就成为百姓必选。”

  “用银的习惯,其实乃是前元才盛行起来的。钞法不可挽回,金又太贵,百姓皆通用银,朝廷想重整钱法,自然只能用银了。”

  朱祁镇有时候就是感叹。

  历史有偶然也有必然,他很难说清楚用银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

  钱荒乃是宋代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世面上铜钱不够用了,不管是铸造多少出来,就好像是倒进井里面一般,根本没有一点水花。

  大明宝钞在朱祁镇看来,就好像是一场大规模信用货币的实验,然后搞砸了。

  之前大家都知道大明宝钞已经不行了,都还想办法挽救一二,但是到了正统年间,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宝钞已经无药可救了。

  周忱的意见,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意见,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由宝钞缺位,而带来的财政混乱,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他们的选择,自然是最简单办法,就是将民间已经占据绝对规模的白银,代替宝钞的位置就行了。

  但是在朱祁镇看来,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根本就是一个极大的倒退。用银不是不可以,最少要铸造成银币吧。

  这种因陋就简的货币政策,居然能持续了六百年。朱祁镇怎么都想不明白。

  但是朱祁镇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朱祁镇说道:“既然要废除宝钞,朝廷通用银,不是不行,只是却用银两,实在太过麻烦了。特别是火耗一事,更是麻烦之极。”

  “陛下的意思是?”周忱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不得不说,周忱纵然是当时第一流的财政专家,对火耗的影响力,还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折银之事,从他这里才盛行。至于之后火耗的各种发展,,实在是周忱不能想到的。

  朱祁镇说道:“用银钱如何?”

  周忱心中心思一转,暗道:“陛下大概是想得钱息。”他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立即说道:“陛下之意,臣明白了,只要陛下赐下钱样,户部宝泉局,定然将户部所收之银,全部铸造成银钱。”

  朱祁镇说道:“那铜钱铸造如何?”

  周忱说道:“铜材缺乏,这也是从洪武以来,朝廷铸钱不多的原因之一。故而朝廷从洪武之后,就很少铸造铜钱。只是民间乏钱,多有私铸,是时候大加整顿了。”

  朱祁镇也知道这一点,真正上好的铜料,都是很缺乏的,就看宣德炉就行了。

  宣德炉为什么这么闻名,就是因为宣德炉乃是用南洋上好的铜料,经过十二炼,明代之后,很少有这样的铜料,也很少有这样的败家了。

  这才让宣德炉成为绝唱。

  不过,与周忱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