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部分文官的支持。

  所以,朱祁镇不会逆潮流而动。

  二来,王骥已经老了,能有几年好活,政坛上有一句话,叫做人走茶凉,王骥即便今天做了再厉害,等王骥不在了。

  朱祁镇想改回来不容易多了。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王骥这般的老臣。

  朱祁镇步步退却的时候,也趁机与王骥做了交换。

  什么样的交换,那就是重设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军事最高的指挥机构,在朱祁镇看来,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固然要有明军云集,也要有无数僚属,分门别类的执掌各方面的情况。

  而今却是兵部一直在扩张自己的权力,一个劲的增添小吏,但是五军都督府之中门可罗雀,甚至连仅有一些小吏,也是吃闲饭的。

  朱祁镇细细想来,处于权力制衡的需要,兵部执掌军需,是合适的,少府在他的直接领导之下下,执掌军械,锦衣卫执掌情报。五军都督府之中倒是有军队以及各方卫所的花名册,但是有多准就说不准了。

  但是有一点却让朱祁镇感到不舒服,那就是军中监督谁来?

  如果说,控制太过,监军权力太大,那自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一点监军都没有,放任自流,那也是不行的。

  而大明朝的体制到了朱祁镇这个,其实已经很健全了。

  军中监督是谁做的?是太监。

  几乎大明的全部军队都有太监监军,但是太监忠心有余,但是能力却不足的很。几乎每一个监军太监都闹出什么事情来。

  如亦失哈,刘永诚这般的太监,却是少之又少了。

  特别是当时走私案,其主力,也是最胆大的就是太监。

  虽然朱祁镇还没有完全撤掉宦官监军,但是每一个出去的太监,朱祁镇都细细考察,都找一些老实安分,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反抗的太监。

  虽然这些太监能力有限,真遇见什么造反的事件,未必能够力挽狂澜,但是他也没有见过,真有什么造反是监军能镇压下去的。

  只要他们老实安分就行了。

  但是军中监督,太监不能胜任,朱祁镇只能寻找新的方式。

  当他发现,文官对军中插手最大最多的事情,就司法权,也就是军中犯法,主审的却是刑部。

  在这种情况之下,文官稍稍有些倾向性,就能让一个将领生,或者死。武将就在文官面前低一头。

  除非朱祁镇出面,下诏狱亲审。

  但是就朱祁镇而言,他并不喜欢这种破坏规则的情况。

  在他看来,凡是要锦衣卫出面的案子,要么特别重大,可以是影响重大,也可能是涉及到一些大人物,要么就是特别敏感,内情纷杂,关系到一些不能让人知道事情。

  除此之外,锦衣卫都不应该涉足。

  而且大明这么多军队,真正算起来每天大概都有案子发生。朱祁镇又不可能事事都管,于是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