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相当佩服的,既然皇帝认准了丘浚,就让他在于谦身边调教。

  想来如果真是奸邪小人,于谦也是容不得他的。

  如果真是可堪造就之才,将来的事情,也是要他们来做的。

  朱祁镇顿时觉得很满意,一任数年,丘浚就从知府任上升迁,成为某地布政使,只要能立下功劳,升到巡抚,从而入京,担任某部尚书,从而入阁,想来也不过十年间的事情了。

  十年看似很漫长。

  但是十一二年间,从白衣到内阁大学士,也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朱祁镇说道:“好。就这样吧。”随即朱祁镇将手中的奏疏递给范弘,让范弘还给了李贤,说道:“这还太粗糙了,有一点还没有说明,那就是水利。民以食为天,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必须修缮水利,这一点你加上去吧。”

  李贤打消了朱祁镇侥幸心理,让朱祁镇冷静下来了。

  朱祁镇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时间表,决定按部就班的一点一点的来。很多之前没有做的事情,就要安排上了。

  水利就是最重要的一项。

  李贤心中暗暗叫苦,说道:“臣明白。”

  李贤未必不知道水利的重要性,只是而今各地兴修水利的欲望很低。百官之中都是如此。

  原因是什么?

  其实朱祁镇当年埋下的种子已经暗暗生根发芽了。

  大明掌控水利的官员,在高层大多都是进士出身,但是具体到执行方面都是水利学院出身的。甚至有不少水利学院出身的官员,已经坐稳了知县,知府的正印官了。

  而且如果各地专司水利的同知,县丞,更是水利学院出身官员的标配。

  大明就那么多官员,别人多了,他们就少了。

  朱祁镇对中枢侍郎以下,地方巡抚以下的官员都不怎么管,故而他并没有感受到这股暗流。但是李贤就不一样了。

  他是从吏部升上来的,对下面的人事安排很是敏感。

  虽然这种排斥,还没有成为潮流,但是已经很明显了。

  河北水利如此成功,在正统十四年之后,各地水灾不少,但是各地很多都是要赈济,却没有人说要要兴建水利。

  除却于谦之外。

  因为他们都发现,一旦修建水利。他们的官位都会被抢走。每一次修建水利大工,都会有一批水利学院出身的官员高升。

  水利学院那边是对修建水利最狂热的,各种天马行空的设想,甚至有人想修建一条从海西到龙城的大运河。

  如此一来内地的物资就能畅通无阻的运入龙城之中。其中更是很多地方借助天然河道,从地图上看工程量并不大。

  不要小看,中国人想要当官的决心。

  特别是在很多水利学院出身的官员,发现修建水利是他们的终南捷径之后,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专研水利工程技术。

  李贤慎重考虑之后,想要压一压。

  毕竟李贤也是进士出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