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制。故而------”

  刘定之说道这里,眼睛偷偷瞄了一眼朱祁镇。

  希望能打动朱祁镇。

  这也是刘定之最大的担忧。

  遵化铁厂虽然大,真正说起来,为遵化铁厂服务的人,从煤矿,铁矿到初步加工,冶炼,熔铸,然后再从铁厂运输出来,这一系列行为所用的人力,已经大体有矿徒十余万之数了。

  不过,整条生产线都在少府的管控之下。刘定之是可以放心的。但是如果样的一件工厂放在广东,放在佛山。

  刘定之自然会担心。

  只是见朱祁镇面无表情,似乎对自己充满暗示的话,一点反应都没有,就知道皇帝心意已定,是劝说不过来的。

  他话锋一转,说道:“故而必须加强管理,防微杜渐。”

  朱祁镇说道:“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朕年初驰禁以来,各地都有百姓开矿之事,驰矿山以安百姓,朕之愿也,但是不肖之徒,聚集于山野之上,心怀莫测,如叶留宗之辈,也不在少数。这就是朕所担心的。刘卿可有良策?”

  朱祁镇自然不仅仅是为还没有影的佛山铁厂,而是对这种大型聚集人员中多的产业进行管控。

  首当其冲的不是工业。

  大明的大部分都是手工业,真正能与工业沾点边的,就是少府的产业,

  首当其冲的是矿业。

  矿业是聚集流民最多的地方。

  这是朱祁镇驰禁以来变化最大的地方。

  这半年以来,在福建,江西,浙江南部,湖北西部,大别山中,太行山中,采矿的人都有很多。

  当然了,金银铜矿数量并不是太多,但是除却金银铜矿之外,大明百姓还需要很多矿物,北方最重要的是煤矿。

  因为虽然河北百姓稍稍富裕一些,他们就开始算账了。

  是花一些钱,囤积一冬天的煤好,还是每年秋天都去打柴,囤积起来,到了冬天还未必够?

  整体百姓用燃料的结构,已经从单纯的用柴,变成了用煤与柴结合的。互相补充,这也因为各地人口密度,有没有煤炭产出,而各有不同。

  南方特别是福建,浙江,江西这三个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开矿的人更多。

  这样情况,又越演越烈之态。

  但是政府管理了吗?

  没有。

  大明官员们才不会进山去看看矿场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是看他们在县城之中报上的牌照而已,交上的赋税,更是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当然了,孝敬钱是不能少。

  最多派一两个胥吏去看看而已。

  至于这矿山到底采了多少,用了多少人,这些人有没有户口,是不是黑户,或者这产业继承,是他们自相残杀的结果,还是彼此之间联系灭口的结果。

  这都不知道。

  当然了,而今大部分矿产都是刚刚开始。

  不能用后世的速度来衡量古代的速度,朱祁镇的命令才下去半年时间,这些事情才刚刚开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