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异音(四)_抗日玫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臣有多少支持的,这就能体现有多少人拥护以前的朝廷体制,有多少人支持现在的体制。

  从文章的水平和言词,能判断出来,文章出自于饱学之士。这应该是文人集团发起的。由这点蓝玫瑰想到,这是对应今年冬季的科举考试。

  叶晴开始发动渡江战役,朝廷急需大批的官员。内阁研究决定,在今天的冬天举行全国大考,选拔官员。这一次考试录取名额很多,所选的官员非常繁杂,江北之地太大,各级州府县都需要官员,各局也需要专业人才,因此朝廷在夏季就向全国发下了通告,让各路、各州、府、县的考生做准备,同时公布了考试的范围和录取的条件。

  一石激起千重浪,因为选拨官员特殊,这两年为了裁撤原来的冗员,并没有举行大范围的科考,录取的人数也十分有限,而今年的冬季科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这个举动终于引来了异样的声音。

  接连两天时间,蓝王府对京城的报纸舆论,没有做出什么反应。特别是官方报纸“宋报”,也没有任何反映,让京城的论调突然拔高,矛头最后直接指向蓝玫瑰。曹操之名是出现最多的频率。因为没人管,胆子越来越大的报社,开始不通过文化局审批,报纸直接上市,各种文章充斥之中。

  因为支持现有制度的大部分是百姓和一少部分官员,百姓不识字,也就无法发表什么观点,官员被限制参与这种论战,这一来,报纸上全是一边倒的声音。一方面要求蓝玫瑰交回权力,让皇上临朝听政,另一方面要求恢复以前的科考制度,以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为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典籍进行科考。对于农工商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必须废除,官员是一要看品德,二要看忠诚,不能只要有能力,对仁义之礼不懂的低级人员。

  论调终于提到了正题上,蓝玫瑰脸上全是冷笑。说的好听,还不是抱残守缺。为了恢复他们文人士大夫高高在上的地位,瞧不起农工商人士。蓝玫瑰小心又小心的不去触动这些特权阶级,想在北伐胜利前,不要造成国家的动荡。可是为了收复国土,尽快恢复经济,为了国力快速增长,不得不进行这次科考选拔人才,可是刚一动,就遭到这样的反对。

  张望真的急了,京城大有造反的架势。现在已是警察局长的王勇,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从徽州、海阳,一个小小的县尉升到今天,大宋朝廷的四品官员,掌管全国的治安警察,可以说飞黄腾达,不禁为当初的英明果断而自豪。没有听姐夫的话,蓝玫瑰也对得起他,几次京城动荡,王勇都能坚定的站到蓝玫瑰这边,这份忠诚终于换回了丰厚的汇报,他成功出任刑部警察局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几天京城的势态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