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换个地方住_我的女儿我的家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大曾祖母不在,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她们眉开眼笑问候了苏晴一声,才走过来坐下。

  “姐,我去看看大祖母。”苏武说道。

  他一点也不喜欢冰糖雪梨这种甜得发腻的东西。

  苏晴点头,也不留他,“去吧。祖母挺好的。刚刚还出来晒了一会儿太阳。”

  苏武转到偏房,推门刚屋,一眼就看到摇椅上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旁边的桌子上是两只昂贵的书架箱,正叮叮咚咚地放着耳熟的声音。

  这是古琴乐。至于曲名,苏武还真不知道。

  说到古琴,不得不说到苏晚的师父。

  李雁在养心谷的朋友不多,平时除了马婶和席秋华外,几乎不会和其他人来往。在不给苏晚上课的时候,她会时不时来探望大祖母,给她弹一弹古琴。

  苏武对此毫不奇怪。

  作为外人,李雁能一直留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如果没有养心谷的族长或宗妇的允许,那是不可能。

  她的古琴水平很高。

  苏武听不懂,体会不到。然而女儿和眼前的大祖母却是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回味无穷。

  甚至苏武不止一次听老太太说过,说她听了李雁的琴声后,身上的疼痛和疲惫都减轻了不少。

  当然,李雁不可能天天过来。

  于是苏晴就托他买了一对书架箱回来,自己在网上找了些音源,在大祖母清醒的时候放给她听。

  “大祖母,”苏武把书架箱的声音调小,边把脉边附到老太太的耳朵。他一字一句道:“我是小五,你感觉怎么样啊。”

  “小五啊,”老太太挪了挪身子,伸出另外一只枯枝般的手朝苏武摸了过来,“你来了多久?”

  “刚刚过来。”苏武笑,“晴姐不是给你熬了些冰糖雪梨嘛。晚晚长这么大还没尝过,便带她过来喝一些。”

  两人絮絮叨叨说了一些村子里的事。

  大多时候都是苏武在说,大祖母在静静地听。不时她的嘴角会扯一扯,露出满意地笑容来。

  好大半会儿过去,苏武估摸着老太太该累了,便拉好老人家身上的毯子后便想告辞。

  “大祖母,小五先走了。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或者想法尽管让晴姐喊我。”

  说完,他伸手正想把书架箱的声音调大,却听到久不作声的老太太缓缓开口。

  “小五,现在快过年了吧。”

  苏武暗暗地叹了口气。

  他刚才还跟老太太提起过几天分年鱼的事,那自然距离过年不远了。

  “对的。”他笑着蹲回到摇椅边,“大祖母,现在已经腊月初十。还有二十天就是年三十。”

  养心谷自然也有腊八,但通常不会当回事罢了。

  “那小五你找几个人,帮大祖母换到老屋去吧。”老太太声音淡淡,像说着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

  苏武一愣,眼泪差点就滑了下来。

  大祖母口中的老屋其实就是养心谷祖祠。尽管那座宅子自建立起已经翻新扩建了好几次,但在族人心里它一直是村里最古老的地方。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孩子会在祖祠里出生。但那里始终是养心谷人的根,也是最终的归宿。

  俗说话落叶归根,人老归族。

  但凡养心谷族人感觉自己命已不久,都会搬回祖祠住下。

  “大祖母,你知道小五是大夫。你的身子还十分硬朗,别胡思乱想。”

  “咱们哪都不去啊。”

  “而且姐正在装修正屋,高大、宽敞可漂亮啦。过阵子等正屋装修完成,我们就从这东厢搬回正屋去。那儿才是你该住的地方。”

  老太太嘴角露出了笑意。

  “小晴是个好孩子。这些年因为我老太婆的拖累,可苦了她。幸好有你们姐弟相互帮忙,孙女婿也是个好孩子。我很放心。”

  “至于房子,让小晴她慢慢装修,一定要装得漂漂亮亮的。不用等我个老太婆了。”

  “大祖母……”苏武正想开口,却又让老太太阻止了。

  “小五,我虽然已经很久不问世事,也知道过年间是游客最多的时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让九叔那边别忙活,什么道场法事都不要铸。叫小晴砸个头,就送进祖坟吧。别给游客添霉头。”

  她笑道:“村子现在这芝麻开花的模样。到了九泉之下,我老太婆能跟列祖列宗交待。我很开心的。”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