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一章 马可凤梨的故事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碧眼的色目女孩。

  女孩的家族是当地巨富,但却和当地其他阿拉伯色目人不一样,而是和马可波罗一样来自于欧洲,因为元朝溃败留在了中国,已经有很多年了。

  女孩生在中国长在闽南,名字还没想好,暂时称之为马可凤梨好了。

  女孩会不会唱闽南歌不知道,反正爱上了闽南哥,与男主混得如胶似漆。

  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故事该怎么演绎,苏长青也还没想好,反正感情很深,山盟海誓永不分离那种。

  然而某一天男主率领经商船队从日本回来,或者是带着他的打劫大队满载而归,却骇然发现马可凤梨一家已经回国了。

  当时还没有海路可以通欧洲,所有远洋大船已经被朝廷征用了,马可凤梨一家和来时一样,是从陆路回去的。

  马可凤梨留下了一份情深意切的信,告诉他已经怀有身孕,并发誓生下孩子并永远等着他到来。

  男主急疯了,可又无从追赶,他是海上霸王,上了陆地就成软脚虾,根本没本事穿越戈壁沙漠西行。

  信中马可凤梨还留下了她老家欧洲某国某城的地址:“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

  有地址就好办,大英雄当然要去寻找,但不会驾驭七彩祥云,只会驾船。

  男主不熟悉南洋航线,更别说前往欧洲,这年头他只要到了好望角就可以名留史册,比后来葡萄牙的迪亚士早将近一百年。

  就在这时他听说郑和的舰队将再次下西洋,于是将自己的船队献给了朝廷,然后加入其中踏上了冒险之旅。

  一路上经历了什么,最终如何到达了欧洲,情节还有待丰满,反正男主历尽艰辛,最终站在了马可凤梨家门前。

  故事还比较粗糙,只是个框架,后续慢慢丰富细节,如果有更好的想法也随时都可能作大的修改。

  郑和下西洋是一四零五年,再过六年是六百年纪念,随着海权意识觉醒,届时国内会搞一波纪念,连米国波音当年首次环球飞行的777型号客机都命名为郑和号,十分应景。

  不过苏长青拍这片子可不是为了应景,时间还差好几年呢。

  爱情也只是个由头,他想要表现的是华夏先人的精神境界,借一个故事告诉全世界我们一直就是最优秀的民族,之前是,未来也是,崛起是必然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都说艺术家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苏长青该拿的政策已经拿了,该赚的钱也已经赚了,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未免过于平庸。

  八月二十日《杀死那个人》在国内公映,四维在北京搞了个首映礼,邀请了影视界诸多名流共襄盛举,塞隆特地赶来参加,苏长青当然也率中方参演明星配合做了一波宣传。

  这电影就是洋妞华夏奇遇记,题材本身就很有噱头,一直以来相当大部分观众对西方人如何看中国很感兴趣,再加上这是苏长青的国际获奖片,所以票房成绩非常好,破了之前所有纪录。

  不过出来的口碑却有些两极,喝彩的不吝溢美之词,满口叫好,至于批评的,也是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这个时期的舆论场特别复杂,苏长青在影片中表现的某些价值观让一些人很看不惯,于是给他扣了不少帽子。

  对这类谩骂他也无所谓,早晚都会消失。

  八月底苏长青回到杭州,就像前一世创业时一样,住进了曲院风荷对面的南京军区疗养院招待所,开始安心写新剧本。

  。

  。

  这星期主要写影视城了,费心费力地吹牛逼,挺累人的,下星期主要写新戏了,剧情创意大家可以提意见,一个人心力有限。新的一星期,希望也能多收到点推荐票、月票支持,谢谢大家,么么哒。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