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3章 太子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养儿如羊不如养儿如狼!

  提前消除威胁,也避免了以后处理起来麻烦。

  曹魏的殷鉴不远,曹丕上位,使劲的弄宗室,圈养在邺城,才二三十年,曹家就无人了……

  司马家这么轻易的就夺得了天下,不正是宗室给不上力吗?

  汉高立国,大封宗室,铲除诸吕的朱虚侯,是齐王刘肥的次子。

  巩固大汉江山的汉文帝原本是代王。

  汉景帝七国之乱,靠的是梁王顶住了压力。

  司马家窃取曹魏江山,曹家居然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也算是千古奇事了。

  除了曹魏,任何一个朝代,都分封宗室。

  其实历史上的晋朝正是吸取了曹魏教训,不仅大封宗室,还授以地方实权,不是刺史,就是一镇都督,这便是矫枉过正了。

  “倘若你的这几个兄长将来羽翼丰满,不利于你,又当如何?”杨峥目光灼灼。

  很显然,他早就思索过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没有一丝迟疑,“东西司隶,以河北关中持天下之正统,若不能制区区一隅之地,则是儿臣的无能了。”

  “哈哈,不愧是朕的儿子。”杨峥终于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杨旭身上一半流的是夏侯家的血,但另一半则是自己的。

  太子是储君,储备的君主,自然要有君主的霸气!

  杨峥对这个儿子完全放心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一年多未见,已经成长了这么多。

  “那么旭儿以为该如何分封?”

  “儿臣以为,有能力者封于南中、辽东、河曲、漠南、西域,天家血脉镇抚一方,扬大秦之威仪,宣汉家之王化,平庸者封山东、河北、蜀中、荆襄、江东,富贵终老。”

  这跟杨峥的思路差不多。

  此前封杨毅为夏王,也是这个意思。

  能力强的留在中枢,迟早内卷,若是封在外面,说不定还能开疆拓土。

  杨峥忽然想起了明成祖朱棣。

  如果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健在,朱棣绝不敢起兵。

  两边实力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

  而且人家朱棣一开始也没想造反,是建文帝一个劲儿的造作,一口一口的喂,才成就了他。

  大秦的分封也不是像明朝那样军事实封,手握重兵,更多是代表皇室监管地方,有一定的兵权,防备突发状况,但无法对中枢构成威胁。

  杨旭还有个优势,就是年轻,现在十三岁,等到杨峥“退休”的时候,正是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年纪,这么多年的储君,早就深入人心了。

  “分封之事你拟定一个详细章程,朕再定夺。”

  “唯!”

  杨峥心情大好,多少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是继承人出了大问题。

  当然,也不能说杨旭有多合格,只能说是个好苗子。

  没有辜负杨峥当初对他的期待。

  “文治朕放心了,但武事不可松懈。”

  司马家的传统手艺是夷三族,老杨家则是冲锋陷阵,骑马砍人,不懂点武艺和兵法肯定不行。

  一来强身健体,远离病患,延长寿命,二来,强健的体魄自然会带来积极向上的精神,三来,皇帝知晓兵法,也不至于被手下人糊弄。

  “儿臣谨记。”

  “劳逸结合,没必要把自己绷的太紧了,有闲暇可以外出走走,看看民间疾苦。”

  “儿臣……前些时日外出游猎,被御史发现,寻着儿臣死谏,弄得满城风雨……”杨旭一脸郁闷。

  杨峥笑了两声,“以后当心些就是。”

  比起磕五石散、清谈、沉迷酒色之类的,游猎还算是个不错的兴趣爱好。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