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军校的发展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还是特意加强过的,重炮数量比国军所有的重炮加起来还多得多。

  这些装备非常沉重,动辄数千斤开外,对路况的要求也很高。将士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将一些相对较轻的装备搬走。其余大部分物资只能就地掩埋,或暂交八路军保管。97军改调冀中之后,郑胡子觉得这些装备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又赶紧委派郭化若一行南下“淘宝”。

  郭总监带领大家奋战了半个多月,八路军也帮了不少忙,最龗后终于将绝大部分“铁家伙”运到了冀中。之所以要说绝大部分,而不是全部,是因为有几门山炮被冀南八路给“截留”了。郑卫国还特意给他们赠送了两个基数的炮弹,条件是129师炮兵主任赵章成借调到冀中陆军军事学院担任迫击炮教官。

  赵章成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红军和八路军时期鼎鼎有名的“神炮手”。当时红军有两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士们合称为“李德财的机枪,赵章成的炮”。而林元帅则评价说“将技龗术达到艺术的境界”。

  除了郭总监率部归来以外,东北军方面也为炮兵科的组建出了大力。在东北军一些元老的暗中支持下。南京高级炮校(当时已迁至贵州都匀)尉官总队长郑新潮带着十余名同学千里迢迢赶了过来。他们都是东北军炮兵创始人邹作华的门徒,军事素养极为出色。而郑新潮本人还是历史上延安炮校的首席炮兵教员。

  郑卫国随即任命郭化若总监兼任炮兵科主任,并任命郑新潮为炮兵科总教官,正始组建了炮兵科士官系。由于之前成立炮兵编练司令部时已经培养了不少炮兵初级人才,所以同时还组建炮兵指挥系(中级)和炮兵观通系。观通系简单的说就是观测、交通,大致上可以分为战场观测和路况观测,便于炮兵及时调动和准确打击。

  总体上看,炮兵学员们的课程跟步兵科有些相似,但多了炮兵射击技龗术、战术运用、战场观测、火炮操作、侦察指挥、军马马术训练等内容。

  炮兵科正始组建以后,工兵科、辎重兵科、医护兵科也相继成立。这三个科后来合编成为工程兵学院,下设工兵、道路、交通、建筑、舟桥、伪装、工事、给水、防化、救护等多个专业。第41集团军和冀中军区也发展出了一支较为完善的工程兵部队。

  骑兵科落在了最龗后主要是因为紧迫感不够,因为第41集团军不缺乏骑兵人才。光骑兵团以上建制就有八个,还有大批专业的骑兵教官。像新编骑兵第三师、骑兵第四师的高级军官都是受过正规骑兵教育的,下面基层军官和战士也是百战精华。

  想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很困难了,除非有更先进的技战术。否则创办军校也没有任何意义。正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