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三章 蓝鹰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

  王副校长也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各连的技战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像这次一连能逼到蓝鹰阵地之前30米就是很大的进步。如果在实战中我们两个连打日军一个中队,说不定就能拿下了。”

  原来,刚才的战斗不过是一次演习。对战双方分别是34师341团一营一连和蓝鹰部队第三中队。刚才那边怪异的旗帜就是蓝鹰部队的标志,他们隶属于冀中军校教导总队,正始编制为教导总队第五大队。

  该部队由前特务连分支——蓝军小队发展而来,但中途由于冯锟等精通日语的成员被调往它处,部队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直到前段时间,东北救亡总会和朝鲜义勇队先后派人到冀中参战,带来了大批能熟练使用日语交流的战士。

  为此,郑卫国决定再次组建蓝军部队,战术、口令、装备、训练甚至生活习惯均全面模拟日军。平时可以让他们跟各部进行对抗演习,当磨刀石用;战时则以化装偷袭为主,专业下黑手,打闷棍。说到这里再介绍一下,大力“赞助”该部队的东北救亡总会和朝鲜义勇队。因为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支部队就建不起来。

  东北救亡总会于1937年6月在北平成立,是东北各阶层人士为了抗日救国而发起的一个组织。各地的东北同乡会、东北抗日会都有派代表参加,在东北流亡人群中有很大的号召力。有人可能要问怎么37年才搞出这么一个东西来?事实上,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只是33年到37年,抗日属于违法行为,被政府依法取缔。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才在周公的关照下改头换面重新成立。

  得知冀中缺乏日语人才,周公立即指示东北救亡总会想办召集一批精通日语的东北青年北上冀中。同时还亲自给郑胡子物色了一名军官,并极力推荐,认为其军事素养非常出色。郑卫国看了看资料,见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步科毕业的,名叫解如川,字沛然,吉林省辽源人。北上冀中之前在51军当参谋,也没发现有什么过人之处,名字也很普通,不是在后世将星闪耀的那种军事大牛。

  不过看在周公亲口推荐的份上,郑卫国还是特意接见了一回。面谈一个多小时,郑卫国感到非常满意,心中暗喜,确实是捡到宝了。于是当即拍板,任命其为蓝鹰部队的指挥官。

  随后,东北救亡总会的军事部长李杜又亲自带了一百多名东北青年北上,都是在日本留过学的。其中有七人还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只不过比那个解如川要晚一界,都是22期的。

  其名单如下:古松年。黑龙江绥化人,22期步科;顾平东,辽宁安东人,22期步科;刘中兴,奉天海城人,22期步科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