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七章 条件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驴上山。前面要有人牵着,后面还得有人推。现在委员长的积极性上来了,不仅自己坚决顶在武汉,还要拽着我们抗日,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大伙儿一听都呵呵笑了起来。

  杨教授又问道:“司令员,军事上我不太懂,如果我们在敌后发起反攻能否牵制日军在华中的兵力?我觉得如果能够延缓武汉的沦陷,无论是对抗日大局,还是敌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难!能牵制日军在华北的兵力就不错了,想把华中的日军也调动过来,谈何容易?”

  虽然当时日军进攻的重点虽然在华中,但华北驻军的实力并不弱,足有9个师团(第5、14、20、21、26、27、108、109、110、114师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1个飞行队。这些部队由于缺乏后勤支持不敢主动发起攻势,但谨守各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还不是成问题的。而且日军收缩得越狠,兵力就越密集,也就越不好打。所以历史上华北各部,无论是八路军,还是中央军、晋绥军、西北军都是没有办法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只是现在多了一个第四十一集团军,让委员长又多了一点盼头而已。

  程政委叹了一口气,说:“可是不打一仗,政治上就太被动了。李副参谋长本来想打算向富裕的东北籍人士筹集抗日经费。要是他们误以为咱们在保存实力,怎么可能还给咱们捐钱呢?”

  周参谋长也表示赞同,说:“不错,如果不打一仗只怕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不好交待啊。而且照这个宣传势头,武汉一旦沦陷责任岂不是落到咱们头上?”事实上常凯申就有这个打算,国军连吃败仗,把东北、华北、华东都丢了,现在华北也眼看不保,如果能找几个替罪羊,多少能减轻国民对政府的苛责。

  郑卫国笑道:“当然要打,只不过委员长这样埋汰人,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周参谋长奇道:“总座打算跟委员长提条件?对,我看可以,像那家诬蔑咱们与日军勾结的报社就一定要查办。”

  郑卫国摆手说:“这等蝇营狗苟之辈理会它做什么?我有三个条件,第一,立即恢复吴克仁军长及67军将士的名誉,惩办造谣生事之人;第二,释放少帅、黄显声等被关押的东北籍将士及家人;第三,由政府出面救济东北流亡难民,并抚恤东北挺进军遇难将士。你们看这三条如何?”

  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失去家园的东北流民涌入关内。除了少数富人能重新安居乐业以外,大部分人都过着十分凄惨的日子。郑卫国希望政府能以组织屯田或者开办工厂的办法,给这些难民一条生路。

  东北挺进军则是爱国将领马占山的部队。当年张少帅弃守东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