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六章 冈村的三把火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迂回,从侧翼包围河东的日军。

  8月20日,苏军渡过哈拉哈河。

  日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以前线部队阻挡敌军进攻,等待苏军的进攻力减弱后,以援军从侧面包围苏军。但是苏联闪电战式的立体机动作战,特别是大量投入的装甲兵,迅速突破了日军的防线。

  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的主力被团团包围,前来增援的第7师团吓得掉头就跑。

  8月27日,日军第23师团经过一番苦战后也突围了,但是损失巨大。

  战后苏联宣称大胜,全歼日本关东军第6军6万余人,生俘3千人,自身损失4千人。日本也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但是没有公布自身伤亡人数。

  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为八千人,超过一千人失踪,另外一万六千人受伤。而关东军第6军的军医部提交给军队高层的报告表明了日军的阵亡人数为7696人,负伤人数为8647人,下落不明的人数为1021人。

  技龗术装备上,苏军损失装甲车辆超过350,飞机250架;日军损失坦克30辆,飞机180架。

  由此可见,苏军虽然取得了最龗后的胜利,但损失比日军要大得多,充其量只是一场惨胜。其实作为日军主力的第23师团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很多官兵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是发挥得非常出色。这应该归终于日军良好龗的军事训练和出色的技战术水平。

  二战后有记者采访朱可夫将军,问及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时,他回答是哈拉哈河战役。朱可夫对日军的评价是下级军官很优秀,战斗很狂热,但是越往高层越烂,特别是含金汤匙出生的高级将领只能用无能形容。

  其实也不是完全无能,主要是裕仁天皇反对在中国战局未定的情况下与苏联发生全面冲突,并禁止给关东军提供补给。打到最龗后,关东军无以为继,四处搜罗连同开始就配属给23师团的火炮才凑了80门左右的火炮,一共向前线输送了19000发炮弹,而这点炮弹竟然相当于当时关东军炮弹总储备量的75%!

  后来在格勒乌(俄罗斯联邦军队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即GRU)任职的瓦西里.诺沃布拉涅兹上校曾参与过该战役。他在回忆中认为苏军的战斗有很多缺陷,是靠巨量的人力伤亡和兵器优势打胜的。如苏军弹药消耗达到31000吨,相当于库尔斯克战役消耗量的15%。日军方面,7月攻势中82门火炮储备了3万发炮弹用于进攻,平均每门炮备弹366发,大致是平均每门炮30%会战份,远低于1937年在中国战场平均每门炮约50%会战份弹药的标准。

  苏军之所以打得这么差。主要还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