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八章 空前大战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提高军民的文化水平,冀中行署于1938年冬开展了“冬学运动”,39年的规模更大,各地普通开办民众学校和识字班,动员男女青壮年入校学习。据深县等44个县统计,各县共开办民众学校1504所,识字班9745所,学员总数超过20万人。

  1939年10月,冀中行政公署在各县教育科长联席会议上,再次发出开展冬学运动的号召,要求结合冬学开展抗战教育和扫除文盲。为此,各县专门成了冬学委员会。行署专门编印了《大众千字文》和《民众学校战时问题讲授提纲》。

  在行署的组织和发动下,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父亲和儿子、妻子和丈夫、嫂子和小姑并肩上阵、竞赛学习,争到“学习英雄”和“文化战士”的场面。

  至于部队的文化教育就抓得更严了。各连队都有文化教员,战士们都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着识字课本。边战斗边学习是抗战军民的真实生活写照。正是这种学习浪潮才让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快速提高,为反“扫荡”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次招收学员的精神面貌就可以看出,根据地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景象。

  郑卫国和程政委站在训练场边看了一会儿。程政委突然低声道:“司令员,延安传来消息,苏联和日本可能要议和。”

  “嗯,我早就看出来了!”郑卫国微微点了点头。

  程政委也跟着默默地点了点头,暗叹一声,说:“唉,要是再给我们一年的发展时间该多好啊!”在他这样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心里一直把解放全人类作为最崇高的理想,把苏联当成全世龗界无产阶级的希望。而现在作为GC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竟然要跟最大的敌人之一——日本法西斯媾和,心里的难受和迷茫是可想而知的。

  公平地说,在抗战初期苏联对中国的帮助是很大的,也是唯一一个愿意帮助中国的国家。特别是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他们没有领中国政府的薪水,却在为中国人民流血牺牲,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管中俄之间的恩冤如何,这些曾在中国的蓝天上与日寇搏斗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苏联援华并不是什么国际主义精神,而是实打实地为了苏联的国家利益。援助中国有利于减轻日本对苏联的威胁,就这么简单。

  1941年春,德国侵略苏联的企图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怎么可能为了帮助中国而两面树敌呢?所以苏联与日本媾和是必然的,不管是不是斯大林当权都一样,就跟罗斯福不会为了帮助中国而对日本禁运一样。

  对此。郑卫国看得很清楚,也早有准备,见程政委有些沮丧便安慰道:“放心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