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九章 急上火的罗斯福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每个步兵连至少有一个会讲英语的。

  至于部队最后落在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野战军头上,将从这两个野战军各抽调五万人北上,与北方方面军汇合。

  然后将北方方面军改编为远东方面军,直辖三个军,原北方方面军(即抗联)为第一军,晋察冀八路为第二军,晋察鲁豫八路为第三军。

  方面军以刘帅为司令员。聂老总为副司令员。邓大大为政委兼前委书记。

  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的。八路当时的五大主力,贺老总的晋绥军区扼守着华北西北地带的咽喉,也是陕北进入华北的重要通道。他这一撤。万一国军趁机抢地盘咋办?

  徐老总的山西新军也有这个问题。一战区一直想重返中条山。胡宗南也一直想插手晋西南,加上太原战役也到了关键时刻,反正就是走不开。

  林总的山东八路倒是一支劲旅。这个时空甚至比历史上还强。只可惜胶东半岛尚有大股日军,汤恩伯的中央军也时常在鲁西搞搞摩擦。而且山东还是华北进入华中的重要通道,如果把山东主力调走,那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交通就断了。

  因此选来选去,还是位于腹心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的部队最闲,放着也是浪费。

  郑卫国暗想这样安排也不错,刘帅不是一直想搞那个《合同战术》的吗?只可惜那套打法对装备和人员素质要求太高,至少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中国一直没有达到那样的条件。现在好了,有美国人提供装备,终于有了成功的希望。

  和周参谋长、张副司令、程政委他们商定好行军路线以及后勤补给之后,刘帅他们终于开始启程。

  第一批先遣部队半个月就到了,不过后面的大部队足足走了将近两个月。趁着这段时间,郑胡子忙里偷闲又搞了一个冬季攻势,把辽南的日军彻底赶出了辽宁半岛。

  从东面入侵的朝鲜军也被赶过鸭绿江。日军逃到江对面之后还小心翼翼地把鸭绿江上的桥梁全炸断了,然后在对岸拼命修筑永备工事,生怕郑胡子打过江来。

  北线因为面对的是日本关东军主力,情况最为危急,日军甚至一度打进了四平城内,但最后还是被李良荣顽强地赶了出来。

  随着后勤供应开始出现问题,日军终于无力再发起进攻。疲惫不堪的日本关东军在这几个月冻死无数,四平城外雪地里倒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冻得绑绑硬。随后,日军主动解围北逃,目前第一集团军已经开始向长春发起攻击。

  这三路大军的顺利推进,给远东方面军的反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且美军随后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和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各有五艘新舰下水,那个被掀掉甲板的“萨拉托加”号也已经修好。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地位我就不多说了,那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母。独立级轻型航母也不差,起码比小鬼子用油轮改装的鹰级航线强一大截,因为它本身是轻巡洋舰的配置。

  罗斯福总统在43年春节(43年2月)给第二战区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表示这十一航母都将调拨给北太平战区。其中五艘轻型航母还可以直接配合第二战区作战,罗斯福甚至暗示,只要第二战区打得好,他可以说服国会把这五个“小家伙”送给第二战区。

  郑胡子吓了一跳,尼玛,下这么重的礼,是要我们卖死命啊!难道要43年就弄死小鬼子?要不要这么急!

  后来才知道美国在欧洲被小胡子给耍了,他们原本以为德军会直接进攻英国本土。没想到小胡子虚晃一枪,突然兵分两路,向埃及发动了钳形攻势。北非的英美联军走投无路,只得逃到了印度。

  现在地中海已经彻底成了德国人和面条国的洗澡盆,而且英国失去了印度的人力和物资,整个国家已经摇摇欲坠,全靠美国输血吊着一口气,不用等德国人进攻,说不定那天就自己咽气了。罗斯福也是急眼了,拎着猪头到处找庙门,所以这个时候郑胡子也成了香饽饽。(未完待续……)

  PS:啊,总算码起了。非常感谢123456789ass的月票和panroy的打赏,恭喜你们朝土豪又迈进了一步!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