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罗马正统意呆利_君临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这是什么琴?”

  意大利人用一口威尼斯那边的口音回答:“这是曼陀铃,是我的宝贝将军。”

  旁边的士兵高呼:“是他的老婆!”

  然后众人大笑起来。

  安宁这才想起来,意大利确实有一种传统乐器叫曼陀铃,看起来像个压圆润了的琵琶。

  安宁上次看到这个乐器,还是在尼古拉斯凯奇的战争片《科林上尉的曼陀铃》里,那个片非常生动的展现了二战中意大利人有多菜。

  不过安宁还挺喜欢那电影的,因为电影非常意大利,战争中意大利士兵关心的都是吃好喝好,以及和本地女孩谈恋爱,别管能不能打,伱就说浪漫不浪漫吧。

  安宁停下马,专门对红杉的意大利士兵伸出手要过了曼陀铃,摆弄了一下,拨出了几个音。

  意大利人问:“将军你想学怎么弹吗?”

  安宁摇摇头:“不,我现在有整整五万甚至更多的奥地利人要操心。本来他们就要掉进我们的口袋里了,结果今早他们头也不回的跑了。”

  “他们一定是被您吓跑了。”拿曼陀铃的意大利人说,同时拨了几个和弦。

  安宁摆摆手,催马向前继续往阿迪杰河谷去了。

  在前行的时候,他问跟着一起去的贝多芬:“你熟悉意大利本地的民歌吗?”

  贝多芬:“用曼陀铃演奏的民歌吗?我虽然没有演奏过这种乐器,但是所有的弦乐只要会一种,其他就能触类旁通。您如果希望歌颂您的乐曲用上曼陀铃,我这就去学一下。”

  安宁看着贝多芬,心想不愧是乐圣,合着你精通乐器是按门类来精通的啊。

  他按下对这位该死的天才的吐槽欲望,继续说自己刚刚想到的事情:“我们现在麾下有意大利部队了,应该创作一些适合他们使用的歌曲,我想用本地民歌的调子,会降低他们接受的难度。有时候民歌会有独特的魅力,而且特别适合拿来宣传。”

  然后安宁开始哼起《啊朋友再见》的旋律,这首歌本来是意大利游击队员们的歌,在南斯拉夫电影《桥》里面,貌似最开始也是由一位意大利人游击队员扎瓦多尼开口演唱。

  贝多芬仔细聆听旋律,笑道:“是挺好听的。不知道歌词是什么?”

  安宁知道的歌词是南斯拉夫重新填词之后,又由国内翻译家再润色的版本,所以他支吾了一下,还是没有抢人家原版词的“发明权”。

  意大利游击队还要唱着这首歌吊死墨索里尼呢,这可不能改。

  于是安宁选了个稳妥的说法:“我没听太清楚,就听到一句‘贝拉抄’。”

  贝多芬一个德国人皱着眉头:“贝拉超?呃,听起来像是意大利语的再见,我最近参加沙龙米兰本地的美丽仕女就是这么送走我的。”

  安宁挑了挑眉毛:“你怎么也去参加美丽女士的沙龙了?”

  贝多芬耸了耸肩:“我是个音乐家。”

  这叫什么回答?

  音乐家,就必然会参加美丽女士的沙龙吗?

  这时候拿破仑插嘴道:“我其实也试着写了一些曲子,不知道路德维希你有没有时间帮我看一看?”

  安宁看着自己手下最能干的军官,对他的不务正业微微蹙眉。

  另一个时空,拿破仑喜欢自己写蹩脚小说,还是爱情故事。

  这个时空好嘛,改谱曲了。

  不对,小说他好像也写了!你这爱好挺全的啊,拿拿!

  贝多芬一脸为难:“好吧,我抽空看一看。”

  这时候画家大卫插嘴道:“阁下,意大利音乐的事情暂且放一边,到底奥地利人是怎么了,怎么说跑就跑了?”

  安宁看了眼大卫,他其实早就看出来了,画家和音乐家暗地里较劲呢,都在比谁能为伟大的将军阁下(括弧他们以为的)奉献自己的才华。

  刚刚一直聊音乐,画家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

  安宁:“这就是我们要去查明的事情。我要亲自看一看奥地利人留下的痕迹,也许能发现一些端倪。”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