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商大会(280月票加更)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南这么一闹。他突然想明白一个问题。抵御蒙古入侵的主角应该是他们才对,那是他们的国家,如果他们自己都不出力,自己就算帮他们把整个亚洲都打下来有何意义呢?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要想空口白牙的振臂一呼,就有万人响应,那纯粹是做梦呢。长江以北打成什么样儿,对地处南方沿海的海商来讲,根本没有触动。一方面是这个年代里消息传输得太慢,前方的战况并不能及时反馈回来;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时候的人民对国家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晰,他们更习惯用地区、家族来区分彼此。没有见识过战火涂炭、异族统治的场面。很难让身处广州的海商去为北方老百姓操心出力。

  怎么办呢?强行命令这些海商把属于他们的船只借出来不是不可以,但这违背了洪涛当初给他们的承诺,那就是一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规则办。谁也不能违反。那些规则里没有董事长能任意支配股东财物这么一条儿,规则的建立并不是几张写满条款的纸。而是看它如何运行,要是自己这个创建者带头违反这些规则,那如何要求别人去遵守?

  不能强迫,那就得交换,好在洪涛对交换利益这件事儿非常在行,他也乐意用这种方式去影响身边的每个人。大家平等交易,谁也别吃大亏、谁也别占大便宜,各取所需,不是挺好的嘛。

  用什么来和那些海商进行交易呢?好办,洪涛已经攒了一柜子的鲸鱼皮纸卷,上面都是他从脑子里挖出来、再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的一些奇思妙想,政治、军事、自然、地理、科技、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从这些东西里,挑出一些比较简单、比较符合南宋实际情况的项目来,拿去给那些南宋海商们进行投资、生产、售卖,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海商,不光是要在大海上跑来跑去,光人和船跑没用,核心是商品。不管你运的是什么,你总得有拿得出手、你有别人没有的玩意,才能赚钱。目前广州、泉州的海商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一部分人家里都经营着各种小作坊,其中的出产物品就是他们拿出去和别人交换的货物,这样会把利益扩大化。另外一部分实力不太足的海商,也都和各种生产型的作坊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是他们的上家儿。

  不过南宋可以向外输出的商品还是太少,这是洪涛的感觉。就目前来讲,南宋的手工业已经很发达了,输出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加工过的成品,上面充满了附加值。而其它国家输出的商品有多一半儿都是原料,会被南宋商人买回来,经过加工之后,再返销出去,一来一去,赚大钱的还是南宋商人。

  可洪涛觉得这还不够,远远不够!不光是出口商品不太够,南宋国内的消费也还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