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种子发芽了(600月票加更)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集体,可以不大踏步的前进。但绝不能大踏步的后退。今天你一拍脑袋弄了一个决策出来,带着大家前进了五步,转天你一拍脑袋,又弄了一个决策出来。很可能是带着大家后退了三步,下一次你又一拍脑袋,再弄一个决策出来,说不定还得倒退三步。这有什么意义呢?不是折腾人玩吗?大家的热情、精力、感情、财富、希望就是让你一次一次拍脑袋、撞大运玩的?所以说慢点走、可持续、计划长远,能保证一个集体总是在不断前进的规则才是发展的根本,无所谓快慢,只要一直向前。就是进步。

  当然了,为了应付特殊极端情况的发生,规则也是要有灵活性的。洪涛在制定金河湾模式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更充分借鉴了后世一些国家的做法。在正常规则之上,还有一套专门应对突发事件、战争的紧急状态法。一旦金河湾进入了紧急状态,那董事会就变成参谋总部了,不再进行讨论和投票,董事长将有权安排一切生产、作战活动。董事会也不再是大家各抒己见的场所,而是一个讨论如何能把董事长命令尽快实现的辅助机构。

  不过这个紧急状态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解除,还得是由董事会来集体决定。不能说你董事长为了一言九鼎,天天进入紧急状态,那这个规则就是有缺陷的,无法制衡的规则很危险,必须像乱麻一样,圈套圈、环套环,解不开、理还乱。谁也别想独立做主,谁也不能有跳出规则之外的规则,才是相对完善的规则。

  别怕扯皮,不扯皮要领导何用?他们又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技术员,不用整天去生产,坐在那儿不就是在找规则的漏洞、然后不停的完善这个规则嘛。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规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只要把规则保养好了,让它原则上顺畅的运转,那这个集体就不会太差,至少不会老弄翻天覆地的变革。只要一变革,最倒霉的是谁?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富人,因为他们在消息来源、抵御能力上都高于普通百姓。最倒霉的就是底层人民,他们傻乎乎的每天跟着规则转圈,对于大变革的预判能力很低,一旦发生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

  “退一万步讲,咱们金河湾的居民,有三分之一都应该算是宋人,就算大宋以前对大家并没什么恩惠,却也没有太大的伤害。谁能保证外族来了,会比大宋对我们更好呢?我个人认为,不会!只能更坏、不会更好。既然在经济利益上我们得不到好处、在社会地位上我们也得不到好处,一旦外族入侵,我们还得吃亏,那何不趁着大宋朝廷还有能力抵抗,我们去小小的帮助他们一下,不管能不能成功吧,至少是那么个意思。这就和做买卖一样,想获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