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章 初到俄罗斯_九零小城姑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碰,一句话传过去,10块钱吃肚里了。”大家都说。

  青叶在电话里说:“麻烦您了,宋大哥。”

  宋耀轩忙说:“没事儿没事儿,这是我家电话的荣幸,能接到从异国他乡打来的电话。”

  青叶来的是一个俄罗斯的小城,从东北入境,一路上火车换火车再换火车,又换汽车。

  以前他们从来没听说过那个地方,它在地图上只是很小很小的一点,离海参崴有点近,离家很远。

  上次一行人到黑龙江那边去,青叶是第一次见到外教之外的俄罗斯人。

  如今踏上这陌生的土地,身边全成了外国人。

  “这儿只有咱们四个,第一要讲团结,第二要讲安全,第三要讲文明,出来不要闹矛盾,别找事儿,也别给家里丢人啊。”俄方派来的破车里,一上车,老易再次认真重复了这句话。

  四个人里面,老易年龄最大,业务水平也挺好,原来在厂里属于老实肯干的那类人,虽然李英是管理岗位的,但资历不如老易,又不是那争强好胜的人,他说话,她就附和。

  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飞驰,青叶看着窗外是一片接一片的原野,真是空旷啊,安静的有点可怕,车在路上走了大半天,既没有村庄也没有看见半个人,使劲往远处看,才依稀有村庄的模糊轮廓。

  这里跟祝良家村里那种暖烘烘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人少得好像全世界只剩他们这一辆车似的。

  司机是个大个子俄国人,从接到他们到现在一直就冷着脸。这环境加上这氛围,让青叶想到“肃杀”两字,估计他们三个也一样的感觉,四个人一路上都眼睁睁的看窗外,没再出声。

  车颠颠簸簸两个多小时,终于停了。

  小城确实很小,厂子很破,四个人在车里等了一会儿,上次和他们签合同的库德里亚什才出来迎接。

  库德里亚什最显眼的就是一头卷发,小山说“他名字好像裤子,以后叫他裤子吧”,老易说这样叫人不礼貌,叫“卷毛儿”吧。

  卷毛搞不清他们几个的职位区别,只知道青叶会说俄语,上来就叫青叶俄语名字“索菲娅”,笑眯眯的跟青叶握手,欢迎什么的。

  青叶的俄语学得很不错,沟通流畅。老易他们是一句话不懂,只能等青叶给他们翻译,说:“我们三个现在就是仨聋哑人,青叶就是我们的耳朵加嘴巴。”

  卷毛儿告诉青叶:我们城里有两个宾馆,一个不好,一个好,我们把大家安顿在条件好的那家,两个人一个房间。一天三顿饭在宾馆吃,专门找了厨娘给大家做饭,吃住费用是俄方承担。一周工作五天,薪资按合同里的约定汇到国内账户。

  青叶再翻译给他们三个,大家都点头,老易说:“青叶,让卷毛儿带我们去宾馆看看吧。”

  宾馆座两层小楼,周边都是绿茵茵的树林子,后来青叶才知道那是白桦树。

  从外面看有些斑驳,里面还算可以,有暖气,有地毯,干干净净,房间也挺大的。

  最重要的是,每个房间里都有电话。

  卷毛交代完就走了,宾馆里就几个服务员,都是中年妇女,无一例外都胖胖的,看见这几个中国人,都很惊异。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